01 - 前言 -
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n愈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畎?/span>
從古詩詞中,你可以了解到古人對飛翔的渴望,你也一定聽過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它更是把古人的飛天夢想體現得淋漓盡致。
自古以來就有人不斷嘗試各種方法,想要實現天高任鳥飛的自由和夢想,想要從天空俯瞰大地和蒼生。
而處在科技極為發達的今天,你要是想實現古人飛天的夢想,僅僅是買張機票而已。
02 - “翼裝飛行始祖”——舜 -
作為華夏民族的子孫,你一定知道一位上古人物——舜。
《史記》中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的德行好到什么程度呢?
相傳舜的父親瞽叟,經常在繼母和繼母兒子象的挑唆下,多次設計想要殺害舜。
有一次,當舜在修屋頂的時候,他們不但把梯子給撤了,還放火燒房,于是早有心理準備的舜,抓起斗笠從屋頂跳下保住了性命。
后來當舜在打井時,他們又落井下石想要砸死他,而心知肚明的舜早就在旁邊多挖了一條通道又逃過了此劫。
如果換作是別人,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報復,畢竟“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舜并沒有報復他們,而是當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地包容,也許這就是圣人與凡人的區別吧。
關于故事中的細節、論理與真假,這里暫且不議,但從故事中可以了解到,也許舜可能是最早通過斗笠實現“翼裝飛行”的人,也應該稱得上是“翼裝飛行的始祖”。
03 - “航天始祖”——萬戶 -
萬戶這個名字,與朱重八這個人很有關聯,如果你不知道朱重八,那么建議你先讀一讀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然后你就會對這個人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你即便是沒有讀過《明朝那些事兒》,也一定聽過他如雷貫耳的大名,他就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而萬戶原本并不叫萬戶,而是叫陶廣義,出生于元末時期浙江金華的一個陶姓大戶人家。
陶廣義是一個有著遠大理想的人,總尋思著人活著就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比如能研發一款產品,能解決用戶痛點啥的。
人最大的痛點是什么呢?他思來想去許久,有一天終于想明白了。
人生最大的痛點是——都得死,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長生不老”都是剛需,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于是仗著老爹攢下的家底,帶了一幫仆人開始創業,創業項目——煉丹。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陶廣義終究是沒有把仙丹煉成,反而是在煉丹過程中掌握了各種制造火器的技術,這放在今天就是實打實的技術創新和發明。
當朱元璋在攻取婺州的時候,陶廣義便帶著自己的團隊(仆人)和技術創新成果投奔了朱元璋,也有可能是朱元璋強行收購了陶廣義的整個創業團隊。
后來在朱元璋的多次戰爭中,陶廣義的火器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等到后來朱元璋的公司上市(建立明朝)之后,便將陶廣義封為了萬戶,并且親自為他賜名“成道”。
因此萬戶、陶成道和陶廣義,都是一個人。
朱元璋的公司雖然已經上市,但也無法承載陶廣義的夢想,因為他的夢想是——星辰與大海。
陶廣義執著于自己的飛天夢想(可能也是想成仙),當他看著火箭嗖嗖升天的時候,他在想如果有足夠多的火箭能承載起自己的重量,那么自己也就可以上天了。
于是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套飛天系統,在自己的椅子上綁了足足47支火箭來提供足夠的動力,手持兩個巨型風箏用于降落,也可能是想升空后順便體驗下“翼裝飛行”。
當仆人膽戰心驚地為其點火之后,也許他并沒有飛到多高就成了火球,也許飛到了相當的高度后摔成了一個肉餅,總之陶廣義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以上內容為小編結合史料和猜想之后的編撰。
陶廣義這種敢于為理想大膽實踐的大無畏精神,永遠值得世人的尊重和敬仰,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向太空發起挑戰的人。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被世界天文學界公認為“真正的航天始祖”,世界上的科學家們為了紀念他,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火山命名為“萬戶山”。
04 - 航班實時軌跡 -
古人的飛天夢想,放在今天根本就不再是一個無法企及的難事,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居然有如此多名為“航班”的飛行器一直在天空中高速飛行。
你還可以通過以下網站,給他展示天空中每一個飛機的實時位置,一定會讓對方驚得目瞪口呆!
進一步放大地圖,可以看到飛行中中國境內的航班分布情況。
放大到沿海區域上空,會顯示更多的航班,是不是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你可以移動鼠標到每一個航班圖標上,查看航班號等信息。
你只需要點擊某個航班,就可以在新的頁面中查看更詳細的信息。
在新的頁面中滾動頁面,可以單獨查看該航班的實時位置和飛行軌跡。
要是你的朋友或親人正在某個航班上,你只需要在主頁中查詢航班號就可以查看他所在航班的實時位置。
在頁面中點擊“重放”,你可以重新查看到航班的飛行軌跡動畫。
你還可以通過調整動畫倍速,查看航班的飛行軌跡動畫。
05 - 總結 -
我們都應該感恩能處在這樣一個被科技包圍的時代,吹著冷氣刷著劇的你,已經過上了古代王侯將相也享受不了的神仙日子了。
歷史總在重演,科技永遠向前,那些在科學技術上不斷探索的人,比那些王侯將相更值得讓人銘記。假想一下,如果十萬年后人類已經移民到了其它星球,當外星人來到地球上,還會注意到那些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功勛嗎?
唯有科技的產物才能留下人類的智慧與痕跡,因此在時代的浪潮中,最牛的人終歸到底還是科學家!
文章轉自:水經注GIS 作者:水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