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84k2u"></tt>
公司新聞
公司新聞

公司新聞

信息技術助力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發展

2023-05-06 144

2022年2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栗戰書委員長主持。

 

會議聽取了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飛作的關于野生動物保護法(下稱《野保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憲法和法律委員會認為草案已比較成熟,建議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30日,大會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新法已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圖片:新華社 龐興雷攝



修訂后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并細化野生動物種群調控措施。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岳仲明介紹,隨著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恢復,一些地方野豬等野生動物泛濫成災,危害群眾人身財產安全和農牧生產。

 

對此,法律規定:


(一)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根據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和評估情況,對種群數量明顯超過環境容量的物種,可以采取遷地保護、獵捕等種群調控措施,對種群調控獵捕的野生動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和綜合利用;同時明確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建設隔離防護設施、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等,預防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是將中央財政對致害防控的補助范圍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擴大到其他致害嚴重的陸生野生動物。


(三)是在野生動物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下,采取措施而造成野生動物損害的,依法不承擔法律責任。


《野保法》第十一條明確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定期組織或者委托有關科學研究機構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狀況進行調查、監測和評估,建立健全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檔案。

作為一家面向自然資源領域,從事行業軟件開發,應用軟件推廣及專業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中科北緯軟件研發團隊,長期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監測預警、野生動物救護與繁育平臺、野生動物資源監測等方面的信息化工作,以現代化技術手段助力野生動物保護。


其中野生動物救護和繁育平臺,主要針對于野生動物的接、收容救護、診斷、治療、野化、放歸等全過程進行系統化管理,產品主要特點包括:

1、業務覆蓋野生動物救護各個環節,流程和操作可繁可簡。

2、以時間軸為線索,形成野生動物全過程救護檔案。動態提取救護各過程信息。

3、依據行業標準的物種庫、知識庫、保護庫、診療庫,后期可以持續擴展和完善。

4、可視化統計分析,多維度匯總報表、數據查詢。

5、移動端實現離線數據采集,在線同步數據的工作模式。





系統演示圖片

 

建設的野生鳥類信息數據庫,主要服務于鳥類知識宣傳、救護繁育、監測疫病等方面的工作。詳細介紹見《鳥類信息數據庫|野生鳥類保護和疫病監測的基礎》

 

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系統,主要用于各級野生動物監測站點的重點/非重點時期的監測工作,和動物異常情況及疫病檢測結果上報,依托于異常上報信息和世界疫情信息建立疫情數據庫,實現了疫源疫病監測網絡化、數據標準化、管理制度化,并針對于野生動物疫情防控工作,后臺設計了預警分析和應急響應等功能。

 




非洲豬瘟疫情持續蔓延趨勢(動畫)

 

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及自然公園是野生動物野外種群的棲息繁殖和遷徙覓食的重要區域,針對于這些自然保護地,我們設計了自然保護地智慧化信息管理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助力自然保護地內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的提升、促進全面保護生物多樣性。





自然保護區資源監測平臺

 

除了上面介紹的軟件系統以外,公司還研發了濕地鳥類無人機航飛監測、雙光攝像頭死鳥AI識別、野生動物物種識別、動物標本三維建模、等技術和產品,這些產品充分利用了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構建了野外動物保護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體系,利用現代科技為野生動物保護保駕護航,實現更為科學、更有效率、更加精準的保護。